4月2日,智能金融学院在成都东区139教室组织开展了以“如何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金融保障制度”为主题的鑫览讲坛。本次鑫览讲坛邀请了智能金融学院教师唐玥主讲,智能金融学院2024级学生积极参与。

讲座现场
讲座开场,唐玥围绕数字时代生产力变革与金融服务创新展开深度解读,指出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要素驱动模式,是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实现的生产力跃迁形态,具备高效能、高效率、高质量特征,以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提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,不仅是新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,更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。随后,唐玥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科技创新企业、新兴产业等领域对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,而当前金融服务存在政策适配性不足、科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、风险资本供给缺口较大等挑战。为此,她提出四方面措施:优化金融政策机制,建立 “产业—金融” 协同政策库并出台专项扶持;创新金融产品服务,开发专属工具并探索 “投贷联动” 模式;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借助大数据构建 “技术—信用” 双维度评估模型;完善风险防控体系,构建多方风险共担机制并健全知识产权流转处置市场。
通过这次讲座,同学们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,了解了金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,对金融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认知,也为今后的金融方面的学习和取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智能金融学院:何美燕
初审:黄仕涛
复审:盛祺
终审:罗婷